导读:遇到征收补偿纠纷,被征收人有多种渠道和方式解决问题,其中有合法的,如信访、举报等,也有不合法的,如行贿、“以暴抑暴”等。也有一些游走在违法边缘的手段,如找关系、请媒体等,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最终的目的都是提高补偿,解决问题。本文,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的李顺华律师团队向大家分享一些行之有效的提高补偿的方法,希望对广大被征收人有所启发。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不把活做细了是真不行。
首先是协商沟通谈判。一般来讲,政府的征收工作中,宣讲、协商是重要的一环,作为管理者,政府也不愿意扩大纠纷和制造矛盾,虽然最终由于客观原因使得纠纷和矛盾不得不产生,但只要政府有协商的诚意或者意愿,被征收人就应当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而不是一味抵触。
在协商过程中一是不要急于表明自己的底线要求,二是诉求一定要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三是注意辨别对方的诚意,如果政府没有协商解决问题的诚意,甚至表现出意图通过口头承诺、协议陷阱等不当举动哄骗被征收人签订补偿协议的可能,被征收人也就没有必要与其浪费时间和精力了。
此时,被征收人可及时通过法律途径依法维权,从而促使征收方端正态度、展示诚意,补偿纠纷就有通过协商解决的可能了。
其次是向上级部门举报反映,面对明显违法的征收项目,被征收人可以将征收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向上级有关部门或者领导举报反映。
举报信访等程序也是有讲究的,一是要有具体的负责人,信访举报本来就是不具有强制力的救济措施,因此针对某个部门进行举报往往不如针对某个具体负责人举报有效,特别是在领导班子临近换届或者某个具体官员面临调任、职位调整等时期,针对负责征收具体工作的这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向上级领导部门反映,往往有着更快更直接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信访一定要逐级信访,而不能越级信访,更不要因信访而触碰《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底线进而给自己招来麻烦。同时,举报、信访一定要配合复议、诉讼、违法查处申请等程序使用,单纯依靠这些步骤的效果一般都不理想。
此外,对于有能力的部分被征收人而言,如在企业拆迁中的企业等,往往有着较普通人更多的社会资源。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必要时可以采取一些手段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比如向媒体曝光违法征收行为、请求上级领导监督协调等。
征收项目虽然牵扯多方利益,程序繁多,但这一活动最终还是有一个具体的人来完成的,因此对于一些关键环节,针对关键人物采取必要措施还是很有帮助的。
在面对违法强拆时,视地方执法文明程度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应对,但首先还是要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毕竟房子没了还可以再盖,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以上这些措施方法被征收人可以借鉴参考,但相对法律手段而言,这些手段都不能作为主要手段。被征收人在征收过程中维权需要面对的是国家机器,因此只有法律才是被征收人最有效的武器,任何非法律维权手段都只能作为法律手段的辅助。法律程序因其强制性、权威性和终局性等特点,应当成为广大被征收人维护权益的主要手段。因此,在面对违法征收、不合理补偿时,被征收人应当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权益,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武器,就应当及时咨询、委托专业律师给自己的维权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