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根据政府职能和性质的不同,通常将政府分为三种类型:统治型政府、管理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性阶段,毫无疑问,法治建设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五年来,笔者作为行政诉讼领域的专业律师,能明显感受到法治政府建设取得的阶段性进展,行政行为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法治原则被越来多的实践案例所印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行政法原则也被全面应用。法治政府建设仍然有进步空间,比如部分地方对法治政府建设认识不深刻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不以法律作为行为准则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以下简称《纲要》),在明律师将通过本文对《纲要》做一个重点专项解读,看看《纲要》将会对未来五年中的广大被征收人带来哪些影响?
救济途径更全更高效
《纲要》要求继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政府,总体目标要求到2025年的时候,我国所有政府行为全部都纳入法治轨道。
这意味着,将来所有政府的行为都将有法可依,对于被征收人来说,政府的征收行为也将全程纳入法治轨道。如果被征收人对政府的行为不服或者有异议,都将能够通过更加全面的法律途径来保障自身的权利。
政府机构职能优化将使征拆工作更加规范
过去,涉及集体土地征收或是国有土地征收的项目,都是当地的重大项目,需要多部门协同实施,甚至会为其成立专门的“征收办公室”“拆迁指挥部”来统一协调。但是各个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严重,导致“踢皮球”现象频发。
而《纲要》中指出,要在2022年上半年编制完成国务院部门权责清单。那么,全国各级政府部门的权责清单编制工作也就未来可期了。
如此一来,征收拆迁过程将更加公开化、透明化,对被征收人来说,也能更加快速锁定责任部门,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红头文件”频发问题或得到解决
以往,“红头文件”频发的问题可谓是被征收人面临的一大问题。实践中存在不同政府部门基于各自政策作出互相矛盾的“红头文件”的现象,面对数份“红头文件”,被征收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应当以什么样的规则为准。
《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及监督,将有效规范各级政府部门随便发“红头文件”的行为。
征收程序合法性将更有保障
《纲要》指出,做出重大行政决策必须严格经过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开办听证会听取广大民众的切实意见,并全部记录归档,以备日后有据可查。该政策可谓是从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两个方面对行政决策提出了要求。
我们可以看出,民主决策是依法决策的必要条件,依法决策也是民主决策的重要体现。
将来,广大被征收人的意见将得到更大的重视,征收决策的民主性和法治性亦将大大增加。
总之,《纲要》中的内容与广大被征收人息息相关,一文无法阐述完全,敬请期待在明拆迁补偿律师后续为大家带来的《纲要》解读系列二!系列二将围绕《纲要》解读实际行政纠纷!也欢迎大家来电咨询征迁方面的法律问题!